我的基本選書原則

Published on:

我的選書的基本原則:

1. 作者三觀要正。

三觀指的是「人生觀、價值觀、世界觀」。
翻開書,或看作者說話,就感受一股邪氣。這本書我不會挑。

2. 選講心法而不是做法。

我選書是這樣。心法 70% + 做法 30%。

做法太多我就不收了。因為思路正確,後續做法只是示範。思路正確會條條通大路。

講太多做法(日本的書除外)的書,我會認為作者對於自己的理論根本一點都沒有把握,甚至還未形成自己的宇宙觀。

這我會跳過。

3. 作者與刷數不是重點。

我手上很多厲害的書,很多都是一刷的。因為都是厲害的人寫的,或他寫手幫他寫的。他們可能這輩子只有這一陣子有空出書而已。

值不值得看。在於他是否在書中直接分享他的「三觀」。

會藏私,看他說話就知道了。思緒太快以至於漏掉細節,與故意隱去重要觀念。這兩者有巨大差異。

4. 書的內容讓人明白。

這分兩種狀況:

(1) 作者能夠深入淺出,貫穿核心

真正厲害的大師,是有辦法把很困難或很深奧的原理,用很簡化的方式讓你一聽就懂。掌握整套核心架構。
比如說 Intel 創辦人 安德魯.葛洛夫,最著名的就是用賣蛋與咖啡的早餐店,讓讀者瞭解什麼是管理。

(2) 讀者程度不夠

很多人找書的方法是「大全買書法」。找一本最厚的就對了。

這是不容易學好的。大全買書法的背後心理是在於不想要多花錢。但是大全,表示裡面 TA 可能雜亂,甚至思考觀念也雜亂。
比較好的方式是找「現在你看得懂」且「三觀」正的。搞懂原理脈絡架構,再找中級的看,再找深的看。

看懂之後,再去 amazon 看看,買了這本書的人「也買了什麼」,再把相關的那一群買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