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特有的「原料思維」

Published on:

其實我最近想了想。好像台灣其實從來沒有變成「進步國家」過。一直以來,從二戰之後,就是「各國的殖民地」。

是的。我們變有錢了。

但這個有錢是產業社會轉變的「紅利」。但是我們的產業別一直沒有改變,各行各樣都還是維持著「只賺 Easy Money」的模式。科技代工是這樣、文創產業是這樣、旅遊產業是這樣。不是只做代工貼牌,就是要求政府開放前往去落後國家「倒貨」,要不然就是開放「大陸」人倒貨(人)進來觀光消費。

最近李應元關掉太魯閣採泥權讓我有感。

原來我們一直做的是,就是拿這塊土地寶貴的資源「去換廉價的東西」。就算是高科技代工,不用「寶貴的人腦」,而只是去燒「時間」與「勞力」。

一般的「國家」有錢了,其實都是把賺回來的錢,拿去投資下一個不用燒人力,只要燒腦力基礎產業。擺脫這種「飲鴆止渴」,廉價的換錢方式。例如南韓的電玩、演藝事業。

更甚至我們東亞周遭的其他國家,興起都是這樣做的。

只有台灣到了 2016 年,還是保持著這樣的心態。明明人就已經很少,國土就已經很小。卻認為「燒」是無所謂的。
太可怕了。

所以這樣一來所有事情就很清楚了。這個島上交易的模式,一直以來都是以「原料交易」本位在想事情。

交易的想法也是「我是去買原料」,而不是我買「成品」。比如說滷肉飯,就會只想著肉多少錢。修機車就會想著「零件多少錢」。而不會去思考「價值」。

你面前買的這一個成品上,是附著了多少「額外加工」。要做一個成品出來之前,投資的「成本」。既然是「原料」本位。那麼消費者在下購買決策的時候,也只會考慮「原料價格」。

而不會在意「時間成本」。因為「時間」對於這個島的人來說,超便宜。

(時間對於全世界來說,都是超貴的東西)